此方仲景用以治少阴之咽痛症,因少阴之火上浮于咽,少阴之络挟咽故也。六化之别,仲景详言之矣。
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,乃交阴阳之方,亦温经散寒之方也。如正气不足,则难言之矣。
但此方不惟治此症,于一切脾虚水肿,与痰饮咳嗽,更为妥切。少阳介乎表里,乃四战之地,营卫邪正之出入,必由乎此。
夫风寒之邪,一从肌腠而入,则为桂枝汤症,一从肤表而入,则为麻黄汤症,今以桂枝汤加麻黄、葛根,是从肌腠以达肤表,俾邪直出。有子鸣者,因卒伸手取物,母之呼吸,骤不与婴儿接也,法宜掬身片刻以就之。
中承气汤,主治伏邪一切下证,虑其大承气太峻,小承气太轻,调胃承气太缓,三乙承气太浑,执其中治宜之。医案从客忤霍乱中寻出沙证,证无逃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