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章汗出谵语,且有燥屎在肠胃之中,乃是阳明风热,消津结硬,蒸其胃汁,外腾阴血阳津有立尽之势,则须下之。此方除去干姜、半夏辛温,惟用大黄、黄连,此以痰热方中,化出单清里热之法。
冬时触冒寒毒,至春始发,郁久变热,故以温名。若脉尚见浮,则表邪未散,又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,此太阳热结膀胱。
两条汗下不同,然汗出而喘无大热则同。有疑辄问,不可因循,务期日进高远。
有下症者,三乙承气汤选用。心下痞硬,干呕胁痛,要分表邪已解未解。
羌独败毒散见发热。虽下之,腹满如故。
《伤寒直格》云∶邪热传内昏冒,脉应疾数。若口渴唇焦消水,加知母、石膏。